索引号: 016008808/2020-04299 | 发布机构: 扶风县政府扶风县财政局 |
生成日期: 2020-09-0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扶风县杏林镇人民政府2019年部门决算公开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1.执行法律政策,坚持依法行政。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及本级党代会、人代会决议,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加强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发展。
2.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好镇村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确保农民受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加强农村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强化社区服务建设。做好防灾减灾、五保供养、优抚安置、低保、扶贫救济、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农村残联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的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做好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市场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动物植物防疫、劳动监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5.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镇人大、群团、国防教育、兵役、民兵等工作。指导村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依法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6.强化镇在收益分配、资源使用、干部考核使用等方面的职责。
7.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9年杏林镇人民政府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履职,夯实主体责任。坚持每月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党建工作,按照分工调整,持续更新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按照年初与各支部签订的党建目标责任书,负责指导包联支部的党建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对支部党建工作进行汇报,开展分析研判。二是抓规范,提升工作标准。召开镇村干部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半年点评会、业务培训会等13次,到各党支部指导督促党建工作50余次,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党建资料员到省级标准化党组织示范村学习1次,强化对组织程序、文档记录、档案整理、影像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落实意识。年内发展党员10名,转正党员14名。严格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镇13个村中12个村已完成“一肩挑”工作,按照《杏林镇村级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对各村实行双月考核,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对第一书记及扶贫“四支队伍”管理考核,制定下发《第一书记积分考核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积分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并不定期对“四支队伍”到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三是抓学习,强化党员管理。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和镇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三固定日学习制度;结合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发挥,组织农村党员加强政策学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新媒体,加强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教育管理力度;开展老弱病残党员送学上门,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四是抓作风,助力追赶超越。开展了作风集中整顿,严肃整治慵懒散慢行为,积极营造比拼争先、追赶超越的实干氛围。结合推动村干部权力运行“4+”模式落实,进一步促进村级“微权力”运行规范化。把干事创业作为第一标准,不折不扣落实“三项机制”,修订《村级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激情干事的氛围,明确奖惩。
(二)全力巩固脱贫成效。全镇贫困村有7个(镇村改革后数字),2016年脱贫退出贫困村1个(西坡村),2017年脱贫退出贫困村1个(马席村),2018年脱贫退出贫困村5个(东坡村、杏林村、杨家沟村、长命寺村、良峪村)。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各项政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推动脱贫质量提升。产业扶持方面,积极宣传产业扶贫政策,动员130户贫困户新发展实体产业269.46亩,发放产业补助金22.46万元,全镇实现1500户贫困户有产业,产业覆盖率96%。就业扶贫方面,就业创业培训2村91人,贫困户55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户0.6万元,转移就业交通费10人0.46万元;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42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员46人;全镇贫困户就业覆盖率92.6%。安全住房改造方面,全镇5户安全住房改造已全部完工通过验收,拨付资金11.3万元。全镇12539户常住人口安全住房率达到100%。健康扶贫方面,贫困户人口100%参合,开展健康扶贫专项宣传9场次,在东坡村、浪店村、杏林村免费体检400余人。贫困户新合疗补偿共计 1564人次 452.75万元。民生保障方面,2019年享受低保660户1758人,发放临时救助297户60.6万元,医后救助金135户25.65万元。全镇现有3434人享受贫困残疾人补贴,截止10月份发放补贴128.76万元。教育扶持方面,营养餐、贫困户补助共涉及2182人次187万元,雨露计划补助核实上报55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071.9万元,实施项目35个,其中财政专项项目31个,资金925.9万元,财政涉农项目4个,资金146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报账28个,资金1012.6万元,报账率94.4%。扶智扶志方面,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培养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爱心超市”发放5871元积分,发挥“爱心超市”激励作用,截至10月分,县慈善协会共发放26960元,已上报报账资料19141元,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4场次,2019年1-9月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扶贫类宣传稿件60余篇,树优评先效果突出,镇村干部获得2019年宝鸡市脱贫攻坚奖5人。
(三)突出重点项目建设。3个市县重点项目任务已全部完成,投资额2.373亿元。截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7.529亿元,已完成投资7.2263亿元(全年分配任务7.2亿),完成率100.37%。“四好公路”创建扎实推进,修补三官庙至长命寺主干路1.5公里,杏林村道路十字安装了交通标识牌,对杏林特大桥桥口安装红绿灯。2019年在全镇投资347.68万元,打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流转土地4153.38亩,发展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2家;土地深松8000余亩,秋收玉米面积2.4571万亩,冬播小麦面积3.6367万亩,冬播油菜面积102亩;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樱桃、黄桃等特色产业0.32万亩,花卉苗木0.7万亩,建成3000亩元宝枫示范基地,全镇共发展元宝枫1.6万亩,“中国元宝枫之乡”初见雏形。建成3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全镇范围内组织新栽各类绿化树木,绿化道路9.8公里。在马席村通张家底组杏林花谷路打造亮点路段2.8公里。
(五)严把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组织召开全镇环境整治流动现场会3次,投资673万元开展贫困村环境整治,落实网格员485人,解决环保网格化管理问题12条。清理取缔6家散乱污企业,完成煤改电6857户。4月份在全县率先开展河道清“四乱”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40个点位进行全面整治,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安全生产高压推进,每月自查,开展专项排查20余次,召开专题联席会议12次。加强耕地保护和地灾防治工作,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14起,设立灾点标志牌、发放明白卡各277份,开展避灾应急演练7次,发放了46张撤离通知;对危险区域设置了隔离带,制作悬挂了警示标语26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序推进,召开专题会议25次,传达学习各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文件、会议精神,下发制度文件6份,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战果表1000份、知识手册5000份、连心卡500张,悬挂横幅28条,即时贴12000张,喷绘50余幅。
(六)聚焦群众满意抓实民生保障。全力做好救助救济服务,13个村农村幸福院运行规范,开灶1576次,位居全县前列;1-10月份,救助救济454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款89.1人次;计生“两项工程”稳步推进,符合政策生育率97%,新合疗参与率99%以上;上半年医后救助62人次,合计金额95363元;关爱困难妇女儿童,加大妇联“两癌”和贫困母亲救助力度,共救助10余户困难妇女;完善劳动保障体系,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16778人、劳务输出8859人、劳务输出技能培训1696人,全面完成全民参保任务。退役军人管理扎实推进,采集退役军人信息1469条,悬挂光荣牌1553块,解决军人家庭实际困难374个,发放优抚款11户。宗教整治彻底有力,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村级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13个,民管小组7个。摸清建立宗教事务场所管理台账,认真落实“四进”要求和“三讲清四必查”要求,党员签订不信教承诺书1468份。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扶风县杏林镇人民政府 2019年部门决算包括镇本级1个单位。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扶风县杏林镇人民政府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9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78名,其中:行政编制52名,事业编制 26名;实有人员27人,其中:行政37人,事业9人。本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9人,已全部移交养老保险机构管理。(人员图如下:)
五、2019年度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9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9年收入总计636.38万元,其中:上年结余0.80万元,本年收入合计635.58万元。较上年653.61万元减少17.23万元,减少2.64%, 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经费缩减。
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2019年本年收入合计635.5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35.58万元,占总收入的100%,均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019年收入图如下:
2、本年支出总计635.5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50.40万元,较上年588.21万元减少37.81万元,下降6.43%,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支出缩减;项目支出85.18万元,较上年64.60万元增加20.58万元,增长31.86 %,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支出加大。
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2019 本年支出合计635.5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50.40万元,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占总支出的86.6%;项目支出85.18万元,完成特定的农业、农村环境等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占总支出的13.4%。
2019年支出图如下:
(二)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35.58万元,较上年652.81万元减少17.23 万元,减少2.64%,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经费缩减。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35.58万元,比上年652.81万元减少17.23万元,减少2.64%,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经费缩减。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按功能科目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4.62元,用于人员工资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3万元,用于养老及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28.74万元,用于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节能环保支出0.22万元,用于污染防治支出。
城乡社区支出3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及镇区环境管理支出。
农林水支出43.6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47.04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公积金及购房补贴支出。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情况(按经济科目分类)
(1)人员经费371.94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68.65万元,较上年390.34万元下降5.56%,主要原因是人员调出支出减少;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29万元,较上年6.96万元下降52.73%,主要原因是人员调出支出减少。
(2) 公用经费支出178.46万元,较上年190.91万元下降6.52 %,主要原因是人员调出支出减少。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
(三)2019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三公”经费支出2.8万元,比上年3.05万元减少8.2%,主要原因是经费缩减严控用车;2019年因公出国(境)费用0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8万元,比上年3.05万元减少8.2%,主要原因是经费缩减严控用车;公务车辆购置费支出 0 万元;公务接待费0 万元,本年共接待0批次0 人。
六、2019年度杏林镇人民政府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2019年本部门对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635.58万元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支出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78.45万元,较上年减少6.53%,用于维持单位日常运转所需的公用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缩减开支。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 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止2019年末,本部门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当年无购置车辆。没有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