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6008808/2022-11592 | 发布机构: 扶风县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2022-06-2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类 别:B类
扶卫健字〔2022〕89号 签发人:魏永刚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
答 复 函
李晓锋等委员:
您和尹小远、刘建峰、昝芳艳等委员在扶风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等相关的提案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19年8月,按照《扶风县机构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将原县老龄办整建制划转县卫健局,为局机关内设老龄健康股。两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工作目标,全面开展老龄健康工作,建立了健康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了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文体活动,保障了老年人权益,推动了全县老龄健康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工作:
一、强化基础建设,不断规范老龄健康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高龄补贴年审工作。每年年初局组织召开了全县高龄补贴年审会,制订年审公告,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通过见人签字、手机拍照、微信视频、APP复审等方式,对全县享受补贴老人进行复审复核,确保了享受高龄补贴人员精准,社会反响好。二是制定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下发了年度《老龄健康工作要点》《关于做好年满60周岁老人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关于“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推选活动的通知》《关于调整扶风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关于印发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扶风县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老龄工作人员百余人次,促进了老年优待政策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三是按时完成老年人信息采集、动态管理等工作。每年集中组织开展了当年年满60周岁老人信息采集和次年年满70周岁老人高龄补贴信息采集工作,为财政资金预算摸清底数。指导督促各镇街在每季度末月10日前由各镇(街)对自然减员的人员在管理系统平台注销,对新增人员与升档人员以及丢失补办折子的人员等情况逐人核实,采取财政“一卡通”社会化发放,确保了享受补贴人员的精准。
二、积极走访慰问,全面落实老龄优待政策
一是利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高龄困难老人走访慰问活动。采取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带队的方式,对全县200余名百岁以上和高龄困难老人家庭登门慰问,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及衣物等共计11.3万余元,为老年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二是全方位落实老年人高龄补贴政策。严格按照70—7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50元、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400元高龄补贴标准,共为全县符合政策的42000余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618万余元。三是充分运用《陕西省敬老优待证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为6650余名老年人办理了优待证件。
三、广泛开展宣传,持续提升老年健康素养
一是每年结合“银龄专项行动”和“老年健康宣传周”以及“敬老月”活动,组织县级3家医院、各基层卫生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大型义诊服务活动,医务人员深入村及社区,现场为老人开展义诊活动,同时先后为老人发放各类健康知识读本和资料10200余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8场次,开展大型义诊6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二是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等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现场为老年人讲解“三高”的日常防治、营养饮食搭配、失能老人的护理等知识,帮助老年人树立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三是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在敬老月期间组织医疗机构医院广泛参与老年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下乡义诊,宣传健康知识,指导慢病康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了老年健康知识。四是上报的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单位城关街道胜利社区,经省市评估后被命名为“陕西省首批老年友好社区”;推荐的2名“老年健康达人”事迹被《陕西省老年健康报》全文刊发;撰写的“老年健康典型事例”单位天度镇南阳村闫村老年协会、扶风县鑫福园养老中心被《陕西省老年健康报》采用,提升了我县老龄事业发展的影响力
四、举办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2020年召开了“扶风县2020年重阳节孝老敬亲表彰会”,表彰“孝子(媳)14名、孝顺家庭8名及老龄工作先进村(社区)8个、先进镇(街)3个”;2021年县老龄委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全县共表彰19名模范人物,将其先进事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宣传,并推荐参加了宝鸡市第五届“孝亲敬老模范人物”联评,其中13人被评为宝鸡市第五届“孝亲敬老模范人物”,县卫健局同时获得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奖”。特别是在“敬老月”中,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及镇街、一些企业和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
五、推进医养结合,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是组织县内4家民办养老机构按时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网络培训”活动,各养老机构近40余人参加,为医养结合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对2021年5月正式运行的扶风县鑫福园养老中心协调办理了医疗机构备案,开创了我县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机融合的先例。三是依据《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对全县7家养老机构和7家医疗机构按照就近方便、布局合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了集中签约,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积极开展申报第一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工作,指导太白卫生院、午井中心卫生院制订实施方案,2家医院被评为“陕西省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创建单位。组织2家医养结合养老中心10人参加了“全国医养结合人才网络培训”学习。为县中医医院争取到1人参加的“陕西省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脱产3个月学习的机会(全市仅有10人名额)。摸底上报我县医疗单位老年健康专家库专家14人,为“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储备了人才梯队。五是在胜利社区建立福泽日间照料中心。目前,胜利福泽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开展的业务主要有为老年人、残疾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等有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陪护、代购代买、送餐助残、日间照护、文体娱乐、康复训练、术(病)后康复、老人托养、生日庆典等便民服务项目。中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装修宜居,设施齐全,氛围温馨,出入便利。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区域无障碍,网络全覆盖,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个性化洗浴,电子化办公。整体布局合理,内外色调温馨。康复区、休息区、娱乐区、活动区、办公区区域分明,功能齐全。内设单人间、双人间共计50张床位,配备专业护理服务员10人。房间、公共区域安有呼叫器,24小时护办室值班;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场合安装有无障碍设施;活动区设有棋牌娱乐室、书画阅览室、手工美术室、书法绘画室、体能锻炼室、心理疏导室,休闲娱乐、养生按摩、康复理疗、学习阅览、休息疗养、洗浴特护、生活服务和多功能大厅等设施;生活区设有小客厅、中餐厅、生日宴会厅,生活一日三餐,一周七天开灶,每周菜谱安排,食料科学搭配,饭菜香甜可口,环境干净整洁,食品安全卫生。同时配备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康复指导员。基本生活服务、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健康养生、体育锻炼等设施一应俱全,完全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医、养、康、护、娱需求。
六、健全服务体系,推动老龄健康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建立了由卫健局主导、县级涉老部门配合、县级医院及基层卫生单位共同参与的老年健康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镇(街)、各医疗单位、各志愿团队、各社会组织力量,积极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一是制订印发了由7个相关部门联合签发的《扶风县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老龄委工作职责和29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夯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持续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坚持把省市卫健委批准的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县中医医院作为我县试点单位,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特色,共收治肿瘤患者120余人次,对其进行安宁疗护,提供心理安慰及人文关怀。通过试点工作,为逐步在各基层中心卫生院推广积累了经验,储备了人才,提升了疾病终末期老人和临终老人的服务质量。三是按照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关于做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储备项目的通知》要求,及时对接协调12家基层医疗单位、县中医院以及大众医院等6家医养结合单位开展了“十四五”项目储备入库工作,确保了“十四五”老龄健康事业开局良好。
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作为农业人口大县,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逐年增加,县卫健局把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健康工作,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加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关爱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关爱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主管流动人口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流动站主任、局办公室主任以及协会、妇幼、社保等相关同志,特别是今年四月份市上将我县确定为“留守儿童关怀关爱示范点”后,局党委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扶风县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扶风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方案>的通知》,为开展开关爱留守儿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利用一月时间,依托健全的计生基层网络,与县镇两级民政部门密切协作,在全县认真进行了留守人员调查摸底,对全县所有农村留守家庭中的老人、妇女、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排。截止6月底我县共有流动人口11696人,其中流入1148人、流出10548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394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4441人;全县共有留守儿童1161名,留守老人735名、留守妇女545名,并全部建立了动态管理登记册。二是加强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认真落实好辖区0-6岁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每季度均对辖区内所有的适龄儿童进行监测和查漏补种,通过电话或发通知单给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及时接种或补种疫苗。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采集和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组织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村计生专干等,共同开展入户调查工作,积极配合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登记和数据共享等工作。三是扎实开展系列关怀关爱活动。根据留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活需求和健康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每月选取一个学校、社区或农村,集中开展一次活动。上半年已先后在城关街办祥云社区、绛帐社区、扶风第三小学、绛帐车站小学、绛帐初中、南阳初中分别开展了“送温暖送爱心”以及“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县8个镇街和6个社区、11个城郊村都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深入到留守家庭,帮助留守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先后联合县教体局、团县委等部门开展了“红领巾关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100多名志愿者走进了留守儿童家中,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7月份,法门社区组织了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我县比较偏远的村子,与留守儿童一起生活学习,零距离接触留守儿童,辅导留守儿童暑期学习,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虽然我们在老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老龄健康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工作力量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医养结合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进展缓慢,在总结、完善、提高方面还需统筹谋划,持续加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落实:
一是持续做好老龄健康宣传工作。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做好老龄健康经常性、常态化宣传,同时采取进村、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义诊、举办书画摄影展和老年人广场舞、太极拳比赛等多种形式、多样化活动开展老年权益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营造浓厚的爱老敬老孝老氛围。二是深入推进医疗结合、安宁疗护等试点工作。按照市卫健委关于开展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老年友好环境创建等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县局确定的城关街道胜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扶风县鑫福园养老中心进行医养结合试点。紧盯县中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工作,争取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改建和验收工作,在省市指导下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医带养”服务。持续抓好县中医院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巩固扩大工作成果。抓好城关街道胜利社区“全国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并逐步在全县推广,不断提高全县老年人健康质量与水平。三是不断提升老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主动与公安、人社等部门联系沟通,做好部门间数据共享,努力做到老年人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足额准确享受补贴,全面落实好老年权益保障和优待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胜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在全县推广医养结合工作,就近就地为辖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全面周到贴心的高水平服务。四是全力以赴抓好大众医院医养综合建设工作。大众医院医养结合楼投入使用将可满足我县及周边不同人群的医疗、保健、康复需求,并为社会提供部分养老床位,以适应目前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五是推进以农村养老试点工作。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为补充的养老方式,使鲁马村及其附近农村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残疾人得到“订单式管理、处方式服务。 六是加快推进基层卫生院医养结合工作。县卫健局先后3次组织各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分别在西安、渭南等地参观学习基层卫生院医养结合先进经验,在条件先对成熟的1—2个基层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县基层卫生院医养结合全面开展。
感谢您对我县老龄健康工作的支持。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