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6008808/2022-11753 发布机构: 扶风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2-06-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扶风:加速迈向国家小麦制种大县

发布时间: 2022-06-23 11:35:12 浏览次数: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指出:“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今年,宝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扶风县创建国家小麦制种大县,这也是扶风县“十四五”期间的战略目标之一。创建国家制种大县,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和《“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有关任务,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和保护,推动制种基地提档升级,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种保障能力。从县域层面来说,将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基础。

那么,创建国家制种大县,扶风县有哪些优势和良好的资源?县上这些年围绕种业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优    农业大县基础良好

6月7日,在扶风县午井镇贤原村陕西润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润农种业”)的制种基地,金黄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一阵清风吹过,麦香扑鼻。

“这片基地总面积1300亩,种的是西农388和西农1125两个品种。西农388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王辉老师培育的品种,它的特点是矮杆抗倒、产量高。经过这两年种植测算,有的地块已经达到了亩产1400斤。对种业来说,品种为王。制种大县的创建,必须要有好的品种,这是制种大县的基础。”公司总经理毕海峰对记者说。

提起润农种业,业内人士都知道,该公司成立8年,它是全市四家省办证种子企业之一,目前繁育面积15000亩左右,年收获种子650万公斤,繁育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润农只是县内众多制种企业之一。

扶风县是西北地区的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粮食面积68.8万亩,小麦种植面积40.1万亩左右,玉米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26.5万吨。目前,境内有九丰公司、润农种业、巨良农场、伟隆种业、豆村农场等30多家种子企业与合作社,现有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近10万亩,年产小麦良种5000多万公斤。

毕海峰对记者说:“扶风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肥力基础好,生产的小麦质量好,无论是外观、品相,还是它的筋度、淀粉含量等都是上乘,品质都没得说。因此,制种企业很多都把制种基地选在扶风。”

扶风县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李永刚告诉记者,扶风县是我省有名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除了先天的地理条件优势外,还有地缘优势,毗邻杨凌,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有着深度的联系,很多教授的育种团队和实验基地都在扶风,成果的转化、应用率较快。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县内就有很多实验田块,集中在太白村、长命寺村、杨吉岭村等地。经常有外地的群众来扶风换种子。此外,随着统繁统供、小麦良种补贴、“一喷三防”集约化管理的实施,和标准化农田的建设,群众的作务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掌握了很多精耕细作的种植方法,连片大田的耕种面积也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建成近10万亩的繁育基地,这成为制种大县创建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赞    繁育一体成果丰

在扶风县种子界,有一位传奇人物。

他扎根扶风五十多年,不为名利,怀揣“育种报国”的梦想,潜心小麦育种,探索出了“少投入高命中率”小麦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9个小麦品种,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

扶风县豆村农场,就是赵瑜小麦研究所。大门口挂着两个牌子——“农业部优质小麦品种(武农系列)原种扩繁基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瑜小麦研究所”。进入院子,远处是五十多亩的试验田,里面是各种即将成熟的小麦品种(筛选期);近处,地上放着一袋一袋的麦穗,每个袋子上都有标号。

87岁的赵瑜每天还在制种一线忙碌,选穗、考种……

“这些是第七代的标本,马上要再筛选。”助手刘江梅对记者说。

如果说制种是手段,那么育种就是关键,一个好的小麦品种凝结着育种专家一生的心血。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赵瑜和他的小麦研究所就像一粒“种子”,在扶风县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育方面,他先后育成了“武农986”、“武农66”、“武农611”等小麦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其中“武农611”主要品质指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去年,他的两个新品种——“武农981”和“武农988”通过了国审,这两个品种都是矮杆早熟、抗倒力强、穗粒数60以上、千粒重60克以上大穗大粒优质超高产系列品种。

这些年,赵瑜的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帮助农民实现增收50多亿元。

前段时间,扶风县天度镇永平村的1000亩小麦种子丰收了。“我们这边靠近山区,地理条件一般,属于旱薄地,往年亩产就是个800斤左右,去年种了赵瑜老师的武农66,今年亩产达到了1200斤!”村民高兴地说。

去年,县上联合种业公司在永平村建了一个千亩制种基地,种的就是赵瑜培育的武农66。按照合同约定,种业公司将按照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统一收购。制种基地的建设,对村里来说是个新的产业方向,同时,它也是扶风县在制种大县建设中“一村一品”模式的有益探索。

谈到制种大县的建设,赵瑜说:“粮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种子是有生命的生产资料,它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育种在专家,制种在地区。创建国家制种大县,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扶风力量。扶风在制种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当年就有全省农业学扶风的传统。全县上下要形成合力,建设规模化的制种基地,同时结合村上建设千亩示范方,将制种做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项目。”

嫽    功能农业前景望

6月7日,记者来到扶风县绛帐镇,这个当年马融设帐教学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该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在侯家村的陕西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基地,总经理王琪琳拿着一些彩色的麦粒对记者说: “这些蓝色的小麦铜、锌的含量比较高,可以补充人体的一些微量元素;紫色的小麦富含花青素,比较适合一些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食用……”

陕西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宝鸡市首家具有农作物杂交种子经营资格的民营科技企业,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国家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被国家种子协会评定为A级信用企业。公司目前拥有小麦育种材料2500多份,现有小麦自主知识产权品种9个,小麦良种四级(即育种家种子田、原原种(穗行圃)田、原种田、良种田)繁育体系健全完整,在扶风县拥有繁育基地2万亩,年生产小麦种子1000多万公斤。

近几年,公司不断强化科研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并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研发团队,开展协作育种和技术攻关。

36岁的王琪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就进入了九丰公司。王琪琳目前着重做功能农业的研究。所谓功能农业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它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性。记者看到的彩色小麦就是功能农业的产品。

王琪琳告诉记者:“公司引进特殊类型小麦育种材料1000多份,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十几个品种,黑宝麦3号、黑优1号、中蓝麦1号等品种参加陕西省特殊类型小麦区域联合体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良好。”

县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九丰公司实施的“完善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健全生态链、重构利益链”六链融合的思路,聚焦功能农业,实现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将推进全县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这收获的六月,在这成熟的麦香中,扶风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以赴向着国家制种大县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