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6008808/2023-14079 发布机构: 扶风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3-08-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风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8-25 16:29:37 浏览次数:

扶政办发〔2023〕44号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风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扶风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25日

扶风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根据《陕西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陕环发〔2023〕13号)和《宝鸡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宝政办发〔2023〕27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县五区”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各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督察监管,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工作目标。全县渭河、小韦河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断提升,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55%,湿地保护率达到100%,水土保持率达到62.76%。到2025年,渭河流域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小韦河杏林断面、渭河干流宝鸡峡总干渠入渭河断面水质均不低于Ⅴ类,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彻底消除,县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二、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

1.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渭河为重点,开展水生态河流、湖库调查评估。严格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定和岸线管控,依法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组织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引导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到2025年,完成渭河流域重要湖库水生态调查评估。(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推进污染水体消劣行动。推进“一断一策”达标方案落实,确保我县国控断面达到水质目标。到2025年,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3.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渭河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工作。加强生态流量日常监管,提高枯水期和关键期生态流量,探索生态流量联合监管机制,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稳定。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以水管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水量调度责任制,确保完成渭河水量调度任务。(县水利局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4.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实行工矿企业、工业及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审核制,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到2023年,完成渭河干流扶风段及小韦河支流入河排污口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到2025年,完成全县范围内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加大排污口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排污、私设排污口等违法行为。(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5.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不达标水源地治理。到2025年,完成剩余5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立标,推进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立标。(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6.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识别地下水环境风险与管控重点。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7.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以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流域重要支流、跨界河流以及其它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风险防范与治理。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实战化环境应急演练。用好“南阳实践”经验,加快实现渭河流域环境应急响应“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完善渭河及重要支流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企业应急物资库建设。加强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范。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建立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到2024年,完成渭河及重要支流环境风险调查。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遵循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等量替代”原则,动态更新全口径清单,推动重金属污染深度治理。(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三、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8.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充分发挥“三线一单”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数据支持服务功能。严格规划环评审查、节能审查、节水评价和项目环评准入,严控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企业,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格磷铵、黄磷、电石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禁止低端落后产能向黄河流域转移。严控钢铁、煤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规模,加快推进煤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和产业链延伸提升,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化解过剩产能。禁止在渭河干流岸线限定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严禁“挖湖造景”等不合理用水需求。(县发改局、县商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9.加快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推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推进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总量减排、排污权交易的有效衔接。在钢铁、焦化、化工、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积极推动创建绿色工厂。突出重点行业,开展企业强制性(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整体审核试点,开展化工园区认定,指导、推进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业园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法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到2025年,沿渭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工业污废水全收集、全处理,推动实现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商信局、县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0.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发展,在火电、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创建节水型企业。推进产业园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再生水调蓄设施。对具备再生水保障条件的公园、河湖,积极推进使用再生水作为景观水体进行补换。开展矿井疏干水调查评价,将疏干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县发改局、县商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1.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与协同控制。科学合理确定污染地块土地用途,鼓励农药、化工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鼓励绿色低碳修复,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强化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推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整改和绿色化改造。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结合调查评估,研究利用废弃矿山、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执法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2.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协同控制。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按照“交办一批、排查一批、整改一批、挂牌一批、公开一批”方式,形成压茬式清废态势。有序推动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和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加快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医疗废物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置能力需求。(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卫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四、强化城镇环境治理

13.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补短板。开展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污水管网摸底排查,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效能。对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督促制定“一厂一策”,实施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网全部实行雨污分流。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 100%以上。(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4.加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严格执行《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全面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推进县级城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到2025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以上。(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5.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针对排查发现的黑臭水体,科学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河湖长制,健全完善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巡河管理,强化运营维护,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定期对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开展排查。(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五、推动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16.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完善监测点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和氮磷来源解析工作。实施治理工程,分区分类建立最佳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开展治理绩效评估,实施化肥减量化,推进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进一步优化施肥结构。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地膜,加强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农膜监管力度,以玉米、蔬菜为重点作物,开展废旧农膜回收试点示范、生物可降解膜应用试点示范,健全回收网络、探索回收利用机制。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7.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法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允许养殖区,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督促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选择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模式、正常使用设施设备。到2025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左右,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5%。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不断提升水产健康养殖水平和养殖尾水治理能力,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强化禁渔期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引导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8.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丰富拓展“八清一改”内容,加快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科学合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到2025年,完成1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结合实际统筹县、镇、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优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布局。开展实施农村改厕“提质年”,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质量监管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农村问题户厕整改“回头看”,全面推广“首厕合格过关制”,引导户厕改造进院入户,整镇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有效提高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健全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和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体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建立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稳步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到2025年完成10个黑臭水体治理。(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城管执法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19.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以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动态调整成果为依据,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技术应用和示范推广,持续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20.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构建“两带三区多点”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空间格局,积极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保塬)等工程,推进老旧淤地坝、梯田提升改造落地实施,系统推进渭北台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高标准旱作梯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扎实做好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开展区域流域面雨量预报技术研究。(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部署,开展流域内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野外巡护,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加强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依法打击破坏栖息地行为。开展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保护示范工作,强化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恢复河流连通性、水生生境修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措施,恢复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七、加强组织实施

22.全面落实党政主体责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有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协同配合,推动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落实落地,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3.加强法治保障力度。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参与《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回复。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参与《黄河流域(陕西段)入河排污口监测技术指南》《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南》《河湖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县司法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4.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围绕污染水体消劣达标、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重点河流排污口综合治理、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参与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治理等技术难题的联合攻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依托“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工作,推广生态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托管服务和第三方治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县商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5.强化金融扶持力度。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实施自然、农田、城镇、矿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和工程,探索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减污降碳的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将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纳入抵押担保范围,研究推出绿色供应链产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生产、废弃产品回收等领域,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运营扶风县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市场化运作,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推进我县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做好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督促企业做好碳排放第二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指导做好排污权交易工作。逐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

26.严格监督管理。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破坏渭河生态环境犯罪活动。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系列执法行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工作,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的协作配合。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加强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渔政“亮剑”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监管。开展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督评估。(县生态环境局、县检察院、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