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媒体关注

“娘子军”巧断家务事——记扶风县杏林司法所“巾帼家事调解队”

发布日期:2024-03-13 07:58 浏览次数: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在扶风县杏林镇有一支“巾帼家事调解队”,面对纷繁复杂的“家务事”,她们发挥女性善于倾听、共情能力强、耐心细致等独特优势,通过排查化解、贴心服务、联动拓展,着力破解家事纠纷“源头预防难、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调处化解难”的“四难”问题,守护辖区百姓家庭和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娘子军”专解家事矛盾

结婚才两个多月,小两口就闹着要离婚,双方家庭也发生了激烈冲突,女方一气之下将男方告上了法庭。

得知辖区长命寺村这起婚姻家庭矛盾后,杏林司法所“巾帼家事调解队”立即派出调解员上门了解情况,然后决定单独对这对夫妻进行调解。通过背对背和面对面的调解,调解员帮助男女双方敞开心扉、有效沟通,消除了误解,最后夫妻俩手拉着手离开,双方家庭重归和睦。

“家里有矛盾,就找‘巾帼家事调解队’。”在杏林镇,这已成为很多群众的共识。无论是婚恋矛盾、婆媳纠纷,还是赡养问题、遗产继承纠纷,这支调解队总会想方设法攻克难题,为每桩婚姻、每个家庭驶向温馨港湾保驾护航。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稳定不仅是“一桩家事”,更是基层治理的大事。扶风县杏林镇地处我市“东大门”,商贸繁荣,流动人口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其中家事矛盾占据了半数以上。为及时高效化解家事矛盾,杏林司法所创新工作方法,在各村选任村组工作积极性高、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的女性村干部、退休教师、受表彰“好媳妇好婆婆”以及调解员,组建了一支48人的“巾帼家事调解队”。通过定期培训、加强自学,打造起一支专业性强、能打硬仗的巾帼调解员队伍。

一年多来,这支群众身边的“娘子军”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亲和力强、情况熟、善沟通的优势,走村入户“拉家常”,真实掌握“门内”情况,累计排查“有积怨、无警情”矛盾纠纷苗头132条。对排查到的家庭矛盾纠纷,由司法所进行分析研判,按照高中低风险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简单的矛盾由“巾帼家事调解队”就地化解;中、高风险的矛盾纠纷,调解队则会联合派出所、法庭、妇联等站所倾力化解,努力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为防止矛盾纠纷反复,“巾帼家事调解队”坚持对调解对象进行定期跟踪回访,视情况进行及时干预服务,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回访率均达100%。

“家事矛盾纠纷少了,群众就可以安心务工,不为家事烦恼,家家稳定,镇村也会跟着稳定。”杏林司法所所长何海霞说。

“流动”上门延伸服务触角

近日,为方便群众求职就业,长命寺村举办招聘会,邀请企业来村里招工。得知消息后,杏林司法所主动对接,安排“流动司法所”上门服务,现场为群众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并发放了调解“连心卡”,方便群众联系咨询。

在杏林镇,这样的“流动”上门服务可谓屡见不鲜。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老弱病残人群反映诉求渠道不多极不方便的问题,“巾帼家事调解队”化被动等候为主动出击,利用“文化三下乡”、农村集市、纳凉晚会等时机,将调解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先后协助辖区妇女儿童维权7次12人,实现“群众有事来找我”向“主动下沉解疙瘩”的转变。调解队还向群众发放了调解“连心卡”,畅通群众求助渠道,为人户分离、在外务工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劝导化解家庭矛盾;通过微信群、云视频开展线上调解,成功调解家庭矛盾纠纷13起,让群众“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此外,“巾帼家事调解队”主动当好诉调对接“代理人”,依托司法所和杏林法庭毗邻办公优势,积极指引矛盾双方到法庭进行“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减轻了群众诉累,更消除了群众顾虑。

打好纠纷化解“组合拳”

家事矛盾纠纷原因复杂、类型多样,怎样才能做到“对症用药”、高效精准化解呢?杏林司法所按照“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思路,多方联动强拓展,打好纠纷化解“组合拳”,有力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巾帼家事调解队”联合派出所包村民警为妇女儿童提供关爱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对尚未构成犯罪和治安处罚的侵犯妇女儿童权益行为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先后制止、训诫涉家暴当事人6次10人。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调解队联合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服刑人员子女“爱心档案”,开展送学上门、控辍保学等工作。利用“红领巾法学院”开展法治宣讲、主题班会,讲解案例,以案释法,引导未成年人学法守法用法。调解队还设立家庭矛盾求助箱,联合妇联、民政、共青团、卫健等站所,落实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政策措施,解决妇女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困难,使其合法权益在“家门口”得到维护。

信息来源: 宝鸡日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