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5-03-10 10:00:00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圆满完成全年各项法治工作目标任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巾帼家事调解队”工作法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法治建设正确方向。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党内法规作为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党委(组)会和个人自学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学法、自觉用法,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3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9次。将法治建设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全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深化‘三个年’活动集中轮训班”,扶风大讲坛专题辅导4次,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新任职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培训班16期,参培干部53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全面安排部署,夯实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一是全面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印发《扶风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扶法委发〔2024〕1号),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细化建设任务,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二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紧盯法治政府短板弱项,围绕“全面推开抓重点、深入推进出特色、不断创新解难点”工作思路,聚焦八个主攻方向,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纵深迈进,城关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基层试点通过市级初核。三是全面夯实法治政府建设职责。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扩大)会议暨2024年度县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4个镇(街)、部门现场进行述法,进一步夯实了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法治政府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质效。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定2024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及计划,印发《扶风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镇(街)赋权工作,完成第一批12项行政执法事项下放,组织8个镇(街)、部门签订赋权承接确认书,完成镇(街)赋权工作调研评估。举办《人民调解的方法和技巧解读》专题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1000余人。向行政执法人员、社会群众发放《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法治政府建设应知应会》等读本一万余册。二是聚力规范依法行政程序。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率、合法性审核率、备案审查率均达到100%。全面加强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实现全县党政机关、村(社区)和企业法律顾问全覆盖。坚持在重大决策前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和建议,全年审核政府合同(协议)13份,提出各类合法性审查意见、建议15条,实现了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三是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组织开展执法证件申领考试2场次,共209人通过考试,通过率99%,全县33家执法部门共683人持有效执法证件。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和案卷评查工作,评查执法案卷32份,发现问题线索10条。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督察,推动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增设电梯、“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等有关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保留实施规范性文件7件,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清理结果。四是发挥行政复议诉讼化解争议主渠道作用。依法客观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做好行政复议案件评查工作,确保个案监督质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调解作用,把争议化解在诉前,真正取得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扩大行政复议知晓度,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读本3000份,组织行政复议应诉理论与实务专题培训2次、旁听庭审活动1次。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2件,结案72件,结案率100%。

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走深走实。一是探索建立普法宣传新路径。全面构建“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广泛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普法抖音号等多层次开展线上宣传及专题普法。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成立“巾帼普法宣传”“志愿者普法宣传”“法律工作者普法宣传”“红领巾普法宣传”四支小分队,拍摄普法短视频103个,发送普法短信40万条,开展线下普法活动40余场次,发放法律服务连心卡10万份、宣传册10万余册,为法治扶风建设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打造特色法治文化新阵地。以扶风县智慧矫正中心为平台,打造集法治教育、法治实践、法治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基地;以“甘棠遗爱”法治文化故事为抓手,因地制宜在召公镇聚良街道、扶风初中等地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在绛帐镇凤鸣村、怡园小区等地打造法治主题小游园,着力营造“法在城中、人在法中、法在身边”的浓厚尊法学法氛围。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在体育运动公园精心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将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在休闲娱乐中领悟法治精神。三是全面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严把准入关,坚持优中选优,选聘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47名,完成调解协会换届工作,立足本土优势,挖掘打造“老罗说事”“巾帼调解”等具有扶风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6个和金融纠纷人民调解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3个。调解员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向纠纷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形成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打造更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坚持全过程精准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全流程优化便利群众,拓展“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应用场景,全域推广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综合审批覆盖20个行业,“一照多址”“个转企”实现零突破,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6.15%,网上可办率97.43%。推行“465”服务模式,政务服务非常满意率100%。全省营商环境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五诊”工作法、“733”工作法在中国发展网刊发。二是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用好“352”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加强“法律明白人”法律培训、法治宣传力度,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参与配合人民调解工作,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家家尊法学法、人人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截至目前,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各类法律服务186场次,服务时长1041.1小时。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相继被陕西司法、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报道。三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立足“法治扶风”公众号,设置法律援助、智能法律咨询、网上办事大厅专栏等服务,在人口密集、法律服务需求较大的社区村组以及与群众法律服务联系密切的窗口单位配备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终端43台,可视化大数据远程服务系统和智能管理后台控制系统1套,设置普法宣传、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板块,支持在线电话咨询、视频预约、远程办理、AI智能咨询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指尖”服务。2024年,累计办理网上咨询900余次,办结公证290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2件,律师参与诉前调解40起,预计挽回经济损失998万元。

一年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但还存在法治能力运用有待强化、基层法治建设水平不高、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履行法定职责,抓好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提升,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一体推进法治扶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以高质量法治建设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办: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微博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