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门镇千亩麦薯轮作示范田里一派丰收盛景,轰鸣的挖薯机在田垄间穿梭,将饱满的红薯从土壤中翻出,村民们紧随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去泥、分拣、装箱,田间地头满是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喜悦。

作为法门镇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模式,“小麦+红薯”轮作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上半年,这里的小麦喜获丰收,秸秆粉碎还田后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还为红薯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薯研究所所长 王钊:法门镇杜城村红薯基地种植的红薯今年一共是760多亩地,这个基地的主要的品种就是我们选用的新品种,10月30号测了一个产,秦薯13的产量水平达到了5840斤,产量又高,属性又好,还很好吃,有大面推广的潜力。
正在捡拾红薯的杜城村村民王春珠抹了把汗,手里的动作却不停。基地里,两台甘薯收获机每小时可完成 3 亩采收,取代了传统人工刨挖,村民们只需分拣装袋,效率比以往提高10倍以上。
村民 王春珠:今天看老板招工,我就打工来了,一天70块钱,我很高兴,还管饭,我离得也很近,打工也方便。
据了解,红薯基地采用亿株植物组培脱毒扩繁技术,通过温室大棚冬季育苗,培育的脱毒种苗抗病性强、成活率高,比普通种苗增产30%以上。在种植过程中,应用了甘薯移栽机一体化作业,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栽苗、铺滴灌带等工序,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宝鸡农缘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权博一:我们采取村企合作模式,承包了杜城村、云塘村、姚家村的1000亩土地,种植甘薯种薯,主要品种是秦薯5号,秦薯13、秦薯9号等品种,今年预计收益达500余万元,这两天已全面开始收获,带动周边400多位群众务工,实现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的目标。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